< onmouseover=this.stop() onmouseout=this.start() scrollAmount=1 scrollDelay=7 direction=left width=900 height=48>
《互联网危险物品信息发布管理规定》
第九条 第四项 (四)购买剧毒化学品应当持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》,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《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》或者《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》,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核发的《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》。
购买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应当持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》,或者工业和信息化部核发的《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》,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《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》或者《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》,或者本单位出具的合法用途证明。
>
0511-85632800
0511-85632800
13655281305
宿迁网讯(记者 高云龙通讯员 吴向虹)“过去用丙酮溶液作反应剂,正常需要在车间内保有10吨左右,每吨成本需要6000元,很容易挥发,每天有超过200公斤的损耗,也就是1200元,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治理VOC。”昨日上午,在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,宿迁振兴化工有限公司安全总监任强欣喜地说,今年1月,公司四车间重结晶环节已完成技术改造,不再使用丙酮溶液,改放在水箱中反应,从源头消除VOC污染的同时,实现生产成本的大幅降低。
还是在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,宿迁林通新材料有限公司今年初也启动了新一轮技术改造。“在园区的帮助下,5357cc拉斯维加斯首页入口与专业公司合作,对现有12台反应釜进行升级,每台容量由3000升扩大至4000升,并保证能充分反应。现已完成新设备安装,正在进一步调试。”公司安全总监魏建辉保守估计,新设备3月15日左右正式投产后,能耗将降低10%,每年可增加效益5100多万元。
“今年内,提升改造振兴化工等20家重点企业、关停恒升纸业等15家不达标企业、完成科思化学等20家VOC重点排放企业整治任务。”宿豫区副区长、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赵其良说,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坚决落实省市“263”专项行动部署,继续按照“优化存量、引导增量、主动减量、提升质量、做足总量”的总体要求,在全面摸排企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,正加快淘汰低端落后化工产能,鼓励支持重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,进一步加大VOC治理力度,打好转型升级攻坚战,努力把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打造成全省长江以北环保、安全基础最稳固园区之一。
经排查,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共有生产类企业81家,其中化工生产企业52家。“对林通新材料这类很有发展前景的企业,鼓励他们增加研发投入、更新落后设备和工艺、延伸环保治理链,通过技术改造向更高端发展;条件成熟的,也支持他们通过兼并重组、挂大靠强等措施,做大做优。”园区经发局有关负责人何耀告诉记者,已制定分类施策方案,并明确了时间表。
与提升改造重点企业同步,园区还持续加大宣传力度,根据计划,稳步实施,依法关停一批产能落后或环保不达标企业,现已完成关停沃特凯尔、恒升纸业两家,3月底前还将关停美化化工,确保11月底前全部完成今年关停任务,总结经验,建章立制,把好项目入口关。
“一方面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环境违法企业的查处,另一方面全力做通企业思想工作,采取置换转让、管委会收储等方式,多措并举,确保关停工作平稳有序。”园区清理办负责人葛长宪介绍,在关停有关企业的同时,园区紧紧围绕医药健康特色产业园创建,积极招商选资,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在控增量的前提下,优总量,打造医药健康特色产业。
综合运用环保、安全、金融、政策等各种手段,加快推进项目清理盘活,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计划年内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个,其中医药类项目不低于5个,并争取用两年时间完成2平方公里规划区内非医药类项目搬迁、清理、盘活工作,转型释放发展新动能。
为打赢转型升级攻坚战,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还着力加大了VOC治理力度。“2007年在宿迁建厂。随着标准的提高,在环保等部门督促下,公司持续增加环保设施,VOC治理设备不断更新换代,从水喷淋、活性炭吸附,到光触媒、冷凝器,再到降膜吸收器、三效分离器,现又正在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。”宿迁科思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建军告诉记者,园区废气在线监测显示,科思近期废气排放基本达标。
目前,科思和杰科两家企业已签订泄漏检测与修复协议,排定的其余VOC排放量大、对周边环境影响大的企业也在积极洽谈中。“检测和修复的不只VOC治理设备,覆盖生产加工全过程,发现设备问题要修复设备,发现管理问题要加强管理,发现工艺问题要改进工艺。”园区环保分局有关负责人叶翔说,在落实“一企一策”废气整治的基础上,今年专题开展园区泄漏检测与修复,旨在督促企业从源头消除VOC污染,同时倒逼企业及时更新设备和工艺,优化管理,实现转型发展新突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