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 onmouseover=this.stop() onmouseout=this.start() scrollAmount=1 scrollDelay=7 direction=left width=900 height=48>
《互联网危险物品信息发布管理规定》
第九条 第四项 (四)购买剧毒化学品应当持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》,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《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》或者《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》,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核发的《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》。
购买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应当持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》,或者工业和信息化部核发的《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》,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《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》或者《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》,或者本单位出具的合法用途证明。
>
0511-85632800
0511-85632800
13655281305
本报讯16日下午,镇江新区环委会暨“三治三清”工作推进会召开。会议传达了省、市关于“263”专项行动相关会议精神,传达了市委常委、镇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秦海涛关于深入推进“三治三清”的批示。自1月3日全区低碳清洁新区建设暨化工园区集中整治会议召开以来,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相关部署,按照任务清单要求有序推进各项工作,重点领域和环节的整治已进入实施阶段,总体推进良好。
深入推进“三治三清”,集中整治化工园区,定了办,说了干,干则必成,这是党工委、管委会对新区人民的庄严承诺。秦海涛指出,军令状已经签署,责任人已经明确,路线图已经清晰,关键是要时不我待抓落实、只争朝夕抓推进,加快把低碳清洁新区建设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模样。各板块、各部门要严字当头、真抓实干、齐心协力、务求实效,项目化实施推进,全过程督查考核,严要求问责追究,坚决打赢治水、治气、治路三大攻坚战,让“绿色”成为开放创新的最鲜明底色,让“生态”成为新区发展的最核心竞争力。
针对“263”专项行动和低碳清洁新区建设,新区专门成立了管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,设立了新材料产业园整治工作组和“三治三清”两个工作组,并实行集中办公。同时,制定出台了实施意见,发布了“三治三清”第一批36项实施项目,年度计划总投资额15.65亿元。其中,治气任务10项,年度投资1.34亿元;治水任务17项,年度投资9.85亿元;治路任务9项,年度投资3.95亿元。截至目前,任务清单中40%左右项目已开工建设,合计投入2.1亿元,其中水利、生态类项目进展较快,其他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,有望二季度掀起建设高潮。
对于治水、治气、治路三项工程,新区采取挂钩主要部门、明确具体责任人的方式,实现“一一对应,压实责任”。新区城乡建设局挂钩负责水环境治理,针对治水,新区城建局局长徐子荣介绍,新区水环境治理工程共36项,包括团结河整治20项工程、长江干流堤防提升、重点闸站改造、骨干河道整治及清淤等项目。其中,已有30项工程按照序时进度有效推进,占比83%,水位自动遥测系统、338省道污水管网改造、团结河清淤、葛村桥两侧绿化等工程已提前完工并发挥效益。此外,环保局挂钩负责“治气”,综合行政执法局挂钩负责“治路”,重点治理单位如姚桥镇和丁岗镇留村等主动治理、积极配合。
“一打纲领,不如一项行动!”会前,新区环委会制定了贯彻落实“263”行动,推进“三治三清”工作的55项工程项目清单,“施工图”“任务书”“时间表”样样齐备。新区管委会主任薛峰要求,下一步要按照清单不折不扣抓落实,要坚持问题导向、效率导向、目标导向,铆足一股劲、横下一条心、立下军令状,以等不起的危机感、慢不得的紧迫感、坐不住的责任感,紧而又紧抓推进。
会议对下一步“263”专项行动和“三治三清”工作作出了部署要求:
“本质化整治是决心,精细化整治是方法。”针对“263”专项行动和低碳清洁新区的行动,是一次根上、本源的整治,“治水”关键在于“水岸同治”,“治气”重点在于观念转变和管理升级,“治路”根本在于规划和建设。比如河流水质,表象在水里,根子在岸上,既有工业发展引发的水环境问题,也有农业面源污染等因素,一次的改善、一个环节的改善并不一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,考验的不仅是“三板斧”,更多的是“过山劲”,需要持续跟踪和验证,容不得丝毫懈怠和放松。
“让专业的人,干专业的事,结期望的果。”“三治三清”工作只有引入市场化机制、专业化队伍,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人财物的效用,提高管治水平。新材料产业园联合首创博桑公司开展VOC监测,为市场化、专业化管理作出了示范。会议强调要按照“政企分开、政事分开、管养分离”的原则,进一步开放环境监测、绿化养护、环卫保洁等管理领域,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,通过选择市场主体实行专业化管理,切实变“花钱养人”为“花钱办事”。
“要坚持四个工作方法,确保啃下硬骨头。”要把督查考核贯穿于“三治三清”工作全过程,不断健全专项督查、日常巡查、群众监督等推进机制,周督查、周通报,月观摩、月评比,关键时段要每10天一观摩、一评比,始终保持强劲推进态势。在具体执行上,要坚持“一线工作法”,坚持河边问河、路边问路、园区问气,到一线去考核;要坚持“痕迹管理法”,通过工作联系单、任务交办单、结果反馈单等让督查考核有迹可循;要坚持“销号管理法”,36项具体项目做完一项销号一项;要坚持“效能管理法”,根据联系单、交办单、反馈单明确的时间节点进行效能管理,督促各项工程如期完成。
(龚江婷李国静)